本站訊(編輯 牛蕊 責任編輯 劉文平)4月15日下午,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民族歌劇表演人才培養》專家課在天津音樂學院南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著名京劇藝術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孟廣祿老師以《戲曲唱腔與表演》為題,從正確演唱、藝術思維、演員的修養與藝德三方面,為學員講授戲曲唱腔與表演知識。“新華網”微博、市委宣傳部“你好,天津”抖音視頻號、“音樂周報”視頻號、“天津音樂學院”視頻號對此次課程同步直播。

孟廣祿老師一開場便談起戲曲與歌劇的關系,“不論戲曲還是歌劇,在演唱上都講究五腔的共鳴、聲音的處理,表演上講究人物在舞臺的出場、行動。舞臺表演方面,看的也是身上和腳下的功夫。”他認為,美聲唱法是一種腔體的表達,民族唱法是代表我們民族性的語言的表達,通俗唱法是一種時代性的表現。所以,演員在臺上演唱時一定要十分講究,注重細節。演唱時要將字頭、字腹、字中、字尾唱圓潤,講究頭腔、胸腔、口腔的共鳴。演員要善于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并勤于練習,加強肌體和思想上的記憶力,找到自身的表演風格與特征。

“藝術是剎那間的美。”孟廣祿憑借多年舞臺生涯積累的經驗和臺下的師生們動情地說,“藝術在人的身上,不可重復。藝就是能耐;術是手段。站在舞臺表演不容易,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藝術修養和不斷地學習。要天天堅持練功,唱一遍和唱千萬遍,效果是絕對不一樣的。”談到藝術思維的重要性,孟廣祿老師說,“藝術要講究‘度’,藝術的表現要恰到好處。藝術是磨練出來的,演員身段表演、演唱思維、氣息控制與形象塑造,都是智慧的表現方式。這就要求每位演員除了勤學、勤練之外,更要勤思。”

“在臺上要講究,不要將就。”論及演員的修養與藝德,孟廣祿老師結合自身舞臺表演經歷告訴大家,“小時候,我聽師爺裘盛戎和我師父方榮翔的帶子,反復聽,反復聽,聽到后來,帶子上的磁都磨沒了。演員要嚴格要求自己,把最好的藝術呈現給觀眾。”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民族文化復興。作為演員,一定要刻苦努力,秉承對藝術負責的態度,推陳出新,以最好的狀態為觀眾呈現出優秀的作品,不愧于時代的培養。


現場,孟廣祿老師還給大家分享了京劇《姚期》和歌劇《白毛女》的舞臺演出經驗,并和天津市青年京劇團花臉演員馬立一起,為大家現場示范了京劇《赤桑鎮》選段《自幼兒蒙嫂娘訓教撫養》、《鍘美案》選段《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受到現場師生熱烈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