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剛妍 徐莉莉 攝影 李棟 范軒宇 責任編輯 劉彬)近日,我校知名校友、一級作曲伍嘉冀受邀回到母校,參加作曲指揮系2024年名師名家講壇第二期活動,以個人作品賞析會的形式為天音師生帶來精彩的專家課。學校黨委常委、副院長包洋出席并主持活動。作曲指揮系領導班子、全系師生聆聽了本場專家課。

伍嘉冀
1984年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原中央歌舞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著名作曲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國群眾文化學會音樂委員會主任,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長期從事美聲、民族、流行等多種風格的歌曲作曲、編曲、配器、后期制作工作。多次擔任大型文藝活動的導演、音樂總監、作曲工作。創作有《心愿》《好大一棵樹》《中國功夫》《天津我可愛的家鄉》等多首歌曲,為《荔枝紅了》《軍嫂》等多部電影作曲及音樂制作,為《兵峰》《歸途如虹》等多部大型電視連續劇作曲及音樂制作,作有交響音詩《梅》、管子與樂隊《訴》、交響聲樂套曲《劉三姐隨想》等交響樂作品。
PART.01
“沒有在天津音樂學院五年的學習經歷,就沒有我后來創作出的音樂作品。”

伍嘉冀老師參觀“天音歷程”校史展覽
專家課開始前,伍嘉冀老師參觀了“天音歷程”校史展覽。畢業四十年后重回母校,追憶青春時光,他感慨萬千。
“沒有在天津音樂學院五年的學習經歷,就沒有我后來創作出的音樂作品。”伍嘉冀老師談到,“天津音樂學院一批又一批治學嚴謹的老先生,在學術上給予我深遠的影響,他們為人師表的優秀品質對我影響也非常大。”
伍嘉冀老師寄語天音學子,希望同學們珍惜青春韶華,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奮斗、不負眾望,為國家音樂藝術事業貢獻力量。
PART.02
“優秀音樂作品的誕生首要的是表達作者內心的真誠。”

專家課上,伍嘉冀老師分享個人的生活經歷以及在天津音樂學院的求學經歷,提到“優秀音樂作品的誕生首要的是表達作者內心的真誠”,與大家分享了在校期間創作的二聲部賦格(由苗族飛歌主題發展而來)、弦樂四重奏,以及《心愿》《好大一棵樹》《中國功夫》等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
伍嘉冀老師認為,他在音樂創作方面的成就得益于在天音作曲系本科五年所受到的古典音樂訓練。強調和聲、復調、配器、曲式四大件基本功學習的重要性。
PART.03
“不斷探索適用于當下時代的音樂語言和技巧?!?/span>

伍嘉冀老師提出,要靈活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音樂創作中,提醒同學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探索適用于當下時代的音樂語言和技巧,并播放了其1989年為第二故鄉天津所創作的《天津我可愛的家鄉》,表達對母校的感恩之情。
在互動環節,伍嘉冀老師解答了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分享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