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謝銳 劉智瑤 李藝宣 攝影 金雨 羅亞楠)5月19-20日,“國際藝術節與運營管理工作坊”成功舉行。我院院黨委書記索玉華、副院長靳學東教授出席,開幕式由藝術管理系主任張蓓荔教授主持。

參會代表與嘉賓合影留念
作為2017“第五屆天津五月音樂節”學術活動之一,本屆工作坊特別邀請了四位知名專家:香港藝術節資深藝術總監梁掌瑋女士,國際三大藝術節市場與媒體總監羅蘭·奧特(Roland Ott)先生,著名華人作曲家陳怡教授,吳氏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吳澤洲先生,以及高峰論壇特約主持人上海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王勇博士。工作坊吸引了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文化藝術管理相關專業的師生,20余家業界相關藝術機構、媒體代表以及天津音樂學院師生近300人參與。

天津音樂學院副院長靳學東教授開幕致辭
2017國際藝術節運營與管理工作坊包括一場高峰論壇和六場專題講座與互動交流。高峰論壇圍繞“國際藝術節對提升文化藝術國際影響力的重大作用”展開,論壇嘉賓們認為,藝術節是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重要文化名片,是世界各國文明交流傳播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現和提升舉辦地城市和國家文化藝術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平臺。藝術節成功與否,影響力如何,與其所在城市的大小無關,而是與它的質量和特色有關。在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我們要在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同時更要注重挖掘和展現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氣質,通過藝術節大舞臺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觀眾去了解、認知、喜愛中國優秀的民族文化。

高峰論壇的四位特邀嘉賓及主持人
在工作坊專題講座與互動環節,香港藝術節節目總監梁掌瑋女士詳細講解了45年來香港藝術節在定位和節目設計上的創新變革之路,對藝術普及與推廣項目——“青少年之友計劃”做了重點介紹和案例剖析。

香港藝術節總監梁掌瑋女士進行專題講座
著名華人作曲家、美國密蘇里大學終身教授陳怡通過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以及其音樂作品廣泛在國際眾多藝術節或樂團中演奏的臺前幕后,現身說法地講解了中國現當代作曲家如何走進國際主流社會和發揮作用的。她始終堅持從民族文化中挖掘精華,尋找中國的文化之根,這也是其作品內核始終表現出濃郁中國元素的重要原因。

華人作曲家陳怡教授進行專題講座
德國籍資深藝術節總監羅蘭·奧特(Roland Ott),詳細介紹了制定藝術節營銷及媒體戰略時常用的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深度闡釋了國際藝術節成功的三大支柱——組織機構、藝術形式、社會因素和六大核心要素——目標使命與藝術定位、節目資源及資金支持、觀眾吸引力、卓越管理與團隊協作、公眾支持與社會贊助、自然環境與人文氛圍。他特別強調藝術節能否帶給觀眾獨一無二的藝術體驗與感受。

羅蘭·奧特先生進行專題講座
吳氏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創始人吳澤洲先生基于26年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實踐,圍繞中國民族文化如何走入國際主流社會分享了心得經驗。吳先生認為,“吳氏策劃”成為中國民族音樂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第一推手,一切動力都來自于他對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自信,以及“登大雅之堂,進主流社會”的文化傳播理念與策略。當然,舞臺表演藝術獲取成功的關鍵在于節目質量,運營團隊必須認真研究資料、聽取專家意見、了解觀眾習慣和需求,從而才能“打造精品,行銷于世”。作為跨文化交流與傳播的藝術管理工作者,既要有文化人的素養又要有企業家的智慧,還要有外交家的意識。

吳氏策劃總裁吳澤洲先生進行專題講座
通過兩天工作坊高峰論壇、專家講座及互動交流,在場的每位參會代表都獲益匪淺,2017國際藝術節運營與管理工作坊圓滿落幕。藝術管理系主任張蓓荔教授在閉幕致辭中講到,天津音樂學院連續四年舉辦了卓有成效的“國際藝術管理工作坊”,并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有力地促進了全國藝術管理學科建設,拓寬了師生視野,搭建了業界與學界溝通交流平臺,師生們也得到了非常有益的反饋與收獲。

工作坊策劃及執行團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