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陳凌 攝影 曹杏暉)5月26日下午,空政文工團團長、一級演員、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張天宇老師帶領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潘璐同學再一次來到我院,為本屆五月音樂節帶來了有關手風琴即興伴奏的第二場講座。張老師繼上周五討論了手風琴即興伴奏的藝術性后,本周以即興伴奏的編配與實踐為主題進一步向觀眾介紹和分析。講座由手風琴鍵盤系主任劉文林教授主持。
本場講座在上一場講座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探討了手風琴伴奏在節奏、織體和情緒等方面的思路和技巧。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張天宇老師上周講座結束后請手風琴鍵盤系的幾位同學自己編創了包括《康定情歌》《喀秋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Call me maybe》在內的不同風格、年代和國家的歌曲。通過一周的努力準備,手風琴鍵盤系學生為幾首歌曲編配了富有藝術性和個人特點的伴奏部分,并富有激情的為現場的觀眾表演。張老師對同學們的精心準備和優秀表演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之后,張老師與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潘璐表演了由張老師自己創編的相同作品予以比較,并以此為例詳細解讀了手風琴伴奏的創編思維。




張老師提到,在為不同風格的歌曲伴奏時,要對歌曲的結構進行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在分節歌結構中,根據歌詞含義的推進對不同段落應使用不同的伴奏手法,從而逐步烘托作品的氣氛。張老師還詳細介紹了使用模進、變奏、節奏風格的轉換、風箱控制等方面的技法。
通過張天宇老師兩場講座,在場的觀眾,特別是我系學生深入清晰的了解和伴奏藝術的特點和即興伴奏的技巧,不僅提升了對歌曲伴奏的意識,更拓展了在伴奏方面的能力。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兩場講座的學習,深入的認識到了手風琴伴奏藝術原本為手風琴藝術中重要的一環,作為專業學習手風琴的學生,更應重視這一藝術領域的傳承與發展,在將來的學習過程中也將進一步加大對此領域的研習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