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劇理論家居其宏教授在我校舉辦《民族歌劇<白毛女>創演的前前后后》大師班
本站訊(編輯 王湘懿 攝影 李棟 責任編輯 劉文平)3月20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民族歌劇表演人才培養》第二場講座在天津音樂學院南校區學術報告廳舉行。本場講座邀請著名歌劇理論家、評論家,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居其宏,以《民族歌劇<白毛女>創演的前前后后》為題,結合自身學術研究與實踐經驗,為全體學員及校內師生召開專題授課。
講座中,居其宏教授分別從1945年版《白毛女》創演情況、《白毛女》對民族歌劇的奠基意義和深遠影響、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演出情況、復演情況以及在新世紀的復演過程進行生動講解,并結合《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江姐》等優秀歌劇的經典唱段,和學員們分享了民族歌劇《白毛女》的創演歷程和一些珍貴的視聽資料。在談到《白毛女》的重要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時,居其宏教授講到,《白毛女》是在“延安秧歌劇運動”的高潮中,經秧歌劇的實踐積累中孕育而來,體現出藝術實踐者對民族歌劇的探索與理解,結束了中國歌劇的“童年時代”,在中國歌劇史上樹立了一座光輝的藝術豐碑?!栋酌返囊魳匪夭亩鄟碜悦窀韬蛻蚯粽{,將我國民間音樂,特別是板腔體戲曲的創作原則和表演原則與西方歌劇先進經驗進行有機結合,對此后的中國歌劇產生深遠的影響,直接孕育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紅霞》、《江姐》及新時期民族歌劇《黨的女兒》、《洪湖赤衛隊》等優秀劇目的誕生。
講座中,居其宏教授還逐一對80年代以來《白毛女》歷經復排的過程進行了生動分析和講解,并談到“《白毛女》是我國具有一部具有奠基意義的民族歌劇對當代歌劇創作、表演和導演的影響深遠。若真正想創作出民族歌劇的精品力作,必須要緊跟時代、擁抱生活,并認真總結民族歌劇音樂創作的歷史經驗,進而尋取繼承診治和創新之道,使之在我國人民的歌劇生活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講座最后,居其宏教授對我校承擔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民族歌劇表演人才培養》給予了充分贊賞和肯定,并勉勵學員們珍惜這個寶貴的學習平臺,以嚴謹而謙虛的態度,講述中國故事、中國人物,為中國民族歌劇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