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編輯 王樂萱 攝影 石陳晨 責任編輯 劉文平)4月9日下午,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民族歌劇表演人才培養》大師班在天津音樂學院南院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化裝造型設計師方緒玲老師,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為學員們講述有關歌劇化裝造型藝術的相關知識。

方緒玲老師以化妝與化裝的兩者差異作為課程話題引入,從生活化妝與表演化裝、表演化裝的類型、舞臺戲劇化化裝的作用、舞臺戲劇化裝技法、舞臺戲劇化裝的基本妝型以及歌劇化裝設計和表現——化妝造型形象誕生記等六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歌劇化妝造型藝術對于舞臺角色塑造的重要意義。課上,方緒玲老師通過分析舞臺戲劇化妝、影視化妝、展示性表演化妝等為學員們講述不同領域化妝的區別所在,拓寬學員對于化妝造型藝術的了解和認知;強調歌劇化妝造型藝術的重要作用,重點呈現戲劇化裝所為角色塑造、形象美化的獨特價值;介紹繪畫化裝法、毛發會裝法、特效化裝法等化裝技法,以其帶領學員更深入的了解化裝過程,進一步的感知化裝為角色所帶來的契合性、流暢性。
作為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化裝造型設計師,方緒玲老師以諸多曾為之進行化妝的經典角色為案例為學員們具體講解歌劇化妝造型藝術。例如在《小二黑結婚》二孔明一角中,僅僅是一把眼鏡,便先后準備了5種材質不同、樣式不同的眼鏡,為將二孔明勞動前算卦的愚鈍形象巧妙呈現;在《半條紅軍被》中的角色造型設計中,方緒玲老師查閱大量歷史資料確定人物造型的質感和風格,賦予角色以紅軍長征的真實感。


在整體理論概覽結束后,方緒玲老師和學員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從專業角度為學員們解答了在演出過程中所遇到的化裝難題。在互動過程中,方緒玲老師提出“化裝的一大功能便是拉近演員與角色的距離,將演員變成劇中人”的理念,使其學員增加對歌劇化妝造型藝術的重視。
最后,方緒玲老師為學員現場展示化裝細節,使其學員們能夠近距離觀看到歌劇化妝造型藝術呈現的完整過程,在老師的細致講解下,感知化妝造型藝術對于角色塑造的重要性、獨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