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二胡重奏課程建設,全力推進課程思政,推動構建“三全育人”的全新格局,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大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人文素養、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陳智杰師生于12月16日晚在我院演奏廳為觀眾呈現了一臺精彩紛呈的音樂會。宋建琇、田依然、謝芳、戴毅杰等作為藝術指導助奏。副院長唐悅奇及相關系部負責人等與大家一同欣賞了音樂會。

“傳紅色經典 奏德育琴曲” 音樂會由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我的祖國》拉開帷幕,委婉動聽的旋律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以及英雄主義的情感。蒙古族民歌《鴻雁》經陳智杰老師編配后,不失蒙古民歌的特色同時具備現代氣息,具有高度的藝術性。《紅軍哥哥回來了》由陳智杰老師改編為重奏版本,生動地描繪了陜北老百姓歡迎紅軍部隊勝利歸來的歡樂場面。《流波曲》是孫文明創作于1952年,由王國潼先生將其編配成無伴奏二重奏版本,通過低音二胡獨特、深沉的音色,展示交織的和聲、細膩內在的情感。陳智杰老師從拉弦樂器中特有的細膩與柔美中找到靈感,將《映山紅》編配為重奏版本,謝芳作為打擊樂藝術指導,表現了“所有花朵為黨綻放,所有山歌為黨歌唱”的美好愿望。《二泉映月》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的代表作,音樂會上演奏的是陳智杰老師于2018年根據吳祖強先生改編同名西洋弦樂重奏版本作為藍本移植編配的二胡重奏曲。《秋嶺楓紅》是一首極具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現代二胡作品,描繪了秋天中原山岡金紅色的楓葉。《紅高粱》是由陳智杰根據電視劇《紅高粱》的主題曲改編而成,二胡強有力的旋律,將作品中九兒堅強隱忍的性格。《紅色娘子軍組曲》是由陳智杰以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音樂主題為藍本進行編創,全曲由《號角》《參軍》《軍民情深》《勝利向前進》四個部分構成,充分運用二胡不同音區的力度及音色的對比變化,展現了紅色娘子軍震撼人心的革命情懷。《光明行》由民族樂器演奏家劉天華創作于1931年春,王國潼先生將其改編為重奏版本,樂曲旋律明快、堅定,表現了舊社會知識分子追求光明、進步的愿望和決心。最后,音樂會以《良宵》作為返場曲目圓滿結束。

精彩的音樂會體現了演奏者內心深處的愛黨愛國深情,呼吁人們回望歷史、珍惜當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紅色基因、愛國精神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