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編輯 楊淑涵 沈楠 攝影 艾麗斯 朱文桀 責任編輯 薛軍)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更好地為師生在專業素養提升方面搭建平臺,5月31日,音樂學系在演奏廳舉辦 “南音北傳 無上風雅”南音學習匯報專場演出。匯演不僅有“春起之苗”的新力量加入,還有“堅實后盾”南音雅藝北京班的助陣。在音樂學系主任王建欣教授主持下,現場良朋滿座,座無虛席。

此次匯演由九個節目組成,分清唱、彈唱、器樂合奏三種形式。首尾兩首是由音樂學系師生與南音雅藝北京班共同演唱的無伴奏清唱《清風頌》和唱曲《非是阮》,樂曲優雅緩慢,輕柔抒情;唱曲《風打梨》《點水流香》《去秦邦》《魚沉雁杳》,器樂合奏《植種》《四時景》精彩上演;,我院夏侯玲玲老師和南音學社歷屆社長帶來的《清涼》,絲竹相和,裊裊弦管,沁人肺腑,樂以忘憂;再度上演李鳳云老師與蔡雅藝老師的合作曲《植種》,使同學們再次感受古琴與南音的融合與碰撞;由蔡雅藝、陳思來、陳嵐鷹一家共同演繹的《四時景》,是南音傳統四大名譜之一,細膩而生動地刻畫了春暖花開、夏日蟬鳴、秋風瑟瑟、急雪飛花等大自然節氣更新的情景,整曲充滿生機,給人宛如游覽了四季美景之感受,既蘊含著對大自然真切的感悟,也表達人們對滋養萬物的大地深深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幽蘭生八閩,清香飄四海。妙音傳絕唱,情連千里外。”我院為福建省外唯一一所堅持南音傳播的專業院校,三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多次匯報演出。在日漸濃厚的學習氛圍下,學習民間的南音文化,恰如其分。作為音樂學系黨總支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之一,希望南音學子繼續秉持南音傳承理念,弘揚傳統音樂文化,煥發“南音北傳”獨有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