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編輯 郭偉強 責任編輯 李小科 攝影 包洋)10月14日,副院長靳學東在圖書信息樓音像廳,以《歌聲中的改革開放》為題講授“四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管弦系、手風琴鍵盤系、科研與研究生處、資產管理處、圖書館、演藝中心、繼續教育學院、人文社科基地的黨員參加了黨課學習。

靳學東以習近平總書記“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的講話為切入,以深厚的學術素養、生動鮮活的語言,介紹了改革開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回歸、“新潮音樂”的發端和“流行歌曲”的勃興,生動闡釋了“歌聲中的改革開放”。透過《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太陽島上》《絨花》《鄉戀》《信天游》《綠葉對根的情意》等一首首歌作的創作與演唱,展現了音樂所凝結的時代精神。他說,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是中國音樂發展的“黃金時期”,歷史鐫刻下太多的杰作和名家,他們深受那個偉大時代的熏染,又反過來深深影響、甚至引領著那個時代。透過音樂,我們要永遠記住那個讓人驕傲和自豪的難忘歲月,領悟偉大祖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轉折。
最后,靳學東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教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勉勵黨員、干部。作為天音的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四史”,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樹牢為民宗旨,切實用文藝作品來謳歌偉大時代,塑造中國形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音樂藝術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