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編輯 薛軍 劉彬 責任編輯 李小科 劉文平)3月8日,一堂別開生面的天津戲曲曲藝名家公開課在我校音樂廳舉辦。作為天津音樂學院與北方演藝集團共建文化課堂的重要內容,首期天津戲曲曲藝名家公開課邀請天津時調一級演員、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劉迎主講。
學校黨委副書記陳茉致辭,對劉迎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傳統曲藝源遠流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藝術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天津時調是天津曲藝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種之一,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同學們可以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升素質、發現中華文化之美,將文化自信根植于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努力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課堂上,劉迎老師將演唱融入講解,為同學們介紹了天津時調等曲藝相關知識。她由《摔西瓜》這一作品引入,講述了作品在“天津時調”藝術領域中的里程碑式的意義,引出了“天津時調”這一藝術名稱的由來。深入淺出的講解后,劉迎老師又為同學們介紹了多種具有天津特色的不同曲調,并現場演唱了《喜榮歸》中的片段《秋景》,以及《風吹鐵馬》、《夢回神舟》、《劉二姐摔娃娃》等片段。


劉迎老師是天津時調創始人王毓寶的親傳弟子,她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天津時調的傳承、傳播與推廣,深受廣大聽眾喜愛,曾經榮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等獎項。課上,她講述了恩師王毓寶先生創新的“天津時調改革三部曲”,從唱詞、唱腔、樂器伴奏、演員二度創作進行改革。在大家的熱烈歡迎下,劉迎老師親身示范教同學們如何拍板,不斷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天津戲曲曲藝名家公開課是天津音樂學院與北方演藝集團共建文化課堂的重要內容,本年度將持續開展系列活動,邀請名家大師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引領青年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學校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加強與北方演藝集團等平臺的合作,聚集雙方人才、學術、資源、平臺等優勢,在人才培養、科研建設、藝術創作等方面互補共享、共同發展,共建文化課堂,加強藝術教育資源的交流共享,在藝術人才的教育培養實踐中,普及與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音樂藝術教育中引入戲曲藝術教育,著力講好“大思政課”。